香港服务器

香港新闻:技術指標「最易學」卻不時失靈 就是有人偷步之過!|聶振邦

現時股票的主流分析有兩種,分別是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而由於基本分析需要對會計原則、宏觀經濟和行業狀況等知識有一定程度瞭解才能進行,所以相對較多投資者喜歡技術分析,就是透過分析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或商品期貨等)歷史價格表現的圖表,嘗試預測未來價格走勢,制訂交易策略的分析方法。其中較常見的技術分析是運用「技術指標」,以統計方法,將資產價格或成交量之數據量化分析,理由是不少投資者認為這是「最易學」的技術分析。

不少披資者偏好以技術分析,以判斷是否入市。

相對強弱指數的簡單運用原則

因為就著投資者的簡單理解,只要能掌握技術指標的達標原則,便可作為買賣股票的決策依歸。以相對強弱指數(Relative Strength Index, RSI)為例,市場上其中一個說法是當RSI處於80或以上時,表示「超買」(Over Bought),是股價偏高的象徵,所以是沽貨訊號;當RSI處於20或以下時,表示「超賣」(Over Sold),是股價偏低的象徵,所以是入貨訊號。對於投資股票的初學者,聽到上述的操作方法,一定會覺得簡單易明,其他的技術指標也有類似的演繹方法,因而提高了投資者鑽研技術分析的興趣。

偷步問題容易令技術指標失效

然而,正因這種「易學」的觀感,吸引大量投資者學習技術指標,在越多人使用的情況下,失效機會便越高。再以上述的RSI為例,若很多投資者認為RSI處於80或以上是沽貨訊號時,只要有若干投資者在RSI處於79那刻「偷步」沽貨,股價便會回落,RSI便不會升至80或以上。同樣道理,只要有若干投資者在RSI處於21那刻「偷步」入貨,股價便會上升,RSI也不會跌至20或以下。這樣看來,當有人在技術指標生效前「偷步」買賣股份,技術指標便會失效。

技術指標不時因投資者採取偷步買賣行為,而失去預期成效。

技術指標買賣訊號成效在於此

可是有時技術指標卻仍能處於買賣訊號的水平,又怎樣理解呢?或許大家經常被這樣的問題困擾,技術指標的忠實擁躉會引用一連串的例證捍衛指標的成效,但我們需要研究的應該是何時有效,以及有多大機會失效。若技術指標真的處於買賣訊號的水平,根本很多時已經不是買賣訊號,例如出現入貨訊號時,並不表示之前沒有人「偷步」入貨,而是流出該股的資金多於「偷步」流入的資金,所以股價不升反跌,那時認為屬入貨黃金機會的投資者,蝕錢的機會便多於賺錢的了。

為了提升運用技術指標產生的投資果效,有些投資者會用上兩個或以上的技術指標,作為買賣股票的依據。但他們卻忽略了每一個技術指標都是由一條或多條數學公式演變出來的,公式輸入的參數只有兩類,分別是股價和成交量。而普遍的技術指標之公式參數是股價,例如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 (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MACD) 從中文名稱內包括「移動平均」這四個字,已知這是以「移動平均線」演變出來的技術指標,若投資者以MACD配合移動平均線來觀測股價的走勢,得出相似結論的可能性自然很高,對於互補不足的效用不大。故此若要運用兩種或以上的技術指標進行分析,必須在股價指標和成交量指標同時應用,才可提升進出時機的掌握。

【財經專欄】|華盛證券分析師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香港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