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服务器

香港新闻:中大與輔導教師協會調查發現學生患「腸易激」情況令人關注

 為了解心理及腸胃健康如何受環境因素的影響,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聯同香港輔導教師協會,進行了一項有關本港學生及其家長的腸胃和情緒健康問卷調查,發現他們出現腸易激症狀的情況令人關注,而有中等至嚴重程度腸易激症狀的受訪者,亦表現出較嚴重的抑鬱及焦慮。專家提醒,受腸胃問題困擾時,要同時留意自身的精神及情緒健康是否已響起警號,一旦症狀持續出現,甚或影響日常生活,應三管齊下,從藥物治療、改善生活習慣及管理情緒健康三方面控制病情。

 為了解本港學生和家長在心理及腸胃健康方面如何受環境因素影響,上述調查委託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於今年4月,在全港18區邀請20間中學參與,最終來自7間中學共232名家長及324名就讀中三至中六的學生接受問卷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約兩成半(24.1%)學生及一成(10.2%)家長有中等至嚴重程度的腸易激症狀,即受訪者最近一星期因腹痛、腹脹、腹瀉等腸胃問題而導致部分日常活動受影響,甚至不能完成大部分學習、工作、社交等日常活動,令生活質素大幅下降。

 調查又發現,近五成(48.9%)學生及逾兩成(23.5%)家長有輕微至嚴重程度抑鬱症狀。另外,四成學生(40.3%)和超過兩成家長(22.6%)出現輕微至嚴重程度焦慮症狀。是次調查採用了普遍用來評估抑鬱症狀的「9項患者健康問卷(PHQ-9)」,以及評估焦慮情緒的「7項廣義焦慮症量表(GAD-7)」,結果顯示有中等至嚴重程度腸易激症狀的受訪者,在PHQ-9及GAD-7都表現出較嚴重的抑鬱及焦慮症狀。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腸胃及肝臟科胡志遠教授表示:「腦部分泌的『血清素』會影響情緒和腸胃,若出現胃功能失調、腸易激或大腸問題等症狀,出現抑鬱和焦慮的機會也會相對上升;相反,抑鬱及焦慮亦可導致腸胃不適的症狀出現。」

 中大醫學院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臨床心理學家陳雅文引用調查結果指出,來自同一家庭的受訪者,表現出相近的腸易激及情緒問題症狀。受訪的 215 對親子之中,統計測試結果顯示他們的症狀相關,即是當孩子有較多的腸道症狀時,其父母往往也有較多的腸道症狀,而在焦慮和抑鬱症狀方面也有同樣結果。

 陳雅文表示:「家庭成員之間出現互相影響的情況,估計是涉及先天和後天因素,例如遺傳、子女仿傚父母應付壓力的方法,以及家庭成員需共同面對社會環境帶來的問題等。故此,當其中一位家庭成員出現持續性腸胃不適,其他人都應留意自己有沒有類似徵兆。」她補充,腸易激的成因複雜,除了遺傳,情緒也是其中一項重要的誘發因素,來自個人、經濟和學業的壓力,以及父母教養方式等後天因素都會影響情緒健康。

 胡志遠認為,市民容易將腸易激和一般腸胃病混淆,導致延誤病情,因此有必要提升大眾對腸易激的認識,鼓勵更多患者求診和接受治療。胡教授表示:「腸易激病情可以非常反覆,若患者長期受到腸胃問題困擾,會嚴重影響日常活動、社交及工作,建議一旦出現相關症狀,應盡快諮詢醫生,透過藥物舒緩腹痛及腸易激症狀,配合情緒及日常生活管理,穩定病情。」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主席何玉芬博士分享,過去一年有社工、教育工作者及學校班主任留意到,疫情期間學生長期在家學習,家長與子女同樣缺乏社交活動和朋輩支援,以致無法有效抒發個人情緒,令學生的學習動機下降,加上對前景感到悲觀,亦會令雙方壓力增加,累積更多負面情緒。

 何玉芬認為,學校與家長的角色極為重要,兩者宜加強溝通。學校可透過舉辦校園活動、網上講座、工作坊等活動,協助學生重新建立聯繫感和朋輩支援網絡,繼而逐步提升成功感和自信,建立「自我效能感」。與此同時,教師可留意學生是否出現異常行為、腸胃不適、負面情緒等,學校社工亦應按情況主動轉介有需要的家庭至相關專業人士及部門跟進。(記者李銘欣)

中大與輔導教師協會調查發現學生患「腸易激」情況令人關注

 胡志遠教授形容「腸胃是第二個大腦」,兩者互相影響,建議學生和家長們受腸胃問題困擾時,要同時留意自身的精神及情緒健康是否已亮起紅燈。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